【直報網4月8日訊】(新快報)4月2日,新快報攜手免費午餐基金舉辦的公益下午茶上,一直熱心于公益的康寶萊(中國)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志愿者陳惠雄身著象征綠色環保的運動服,將自己的1萬元捐款以支票的形式親手交到了“免費午餐”發起人鄧飛手中。而在這之前,康寶萊的志愿者們已經自發籌集了1萬元捐款,也就是說,這次康寶萊的志愿者們總共為“免費午餐”捐了兩萬元。 捐出這筆錢,是全公司志愿者們自發的行為,兩百、五百、一千……一點一點積累,才有了這筆捐款,雖然數目不算大,但代表著志愿者們純粹的愛心和美好的愿望:讓孩子免于饑餓是大家共同的希望。 作為本土化很高的跨國企業,康寶萊公司每一個人都對公益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熱愛,尤其深耕兒童公益。當天,陳惠雄告訴記者:“兒童是國家的未來,今天的一點幫助將換回孩子未來對社會巨大的回報。” 志愿者:幫助孩子是福氣 后代銘記的不是你多有錢,而是做了多少公益 幸福的人大體相似,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。對于貧困山區經常挨餓受凍的孩子而言,他們的不幸或許各有各的不同,他們的幸運則很相似——總有熱心人和愛心企業在幫助他們,一直關注兒童公益的康寶萊就是其中之一。 早在十多天前,新快報向廣州街坊發起眾籌辦一場公益下午茶時,康寶萊的志愿者們就迅速行動起來。他們在公司內部自發捐款,熱情都很高,一沓沓的善款不斷被塞到捐款箱中,兩天時間就已經籌得1萬元善款,相當于3333頓免費午餐,這筆捐款在公益下午茶開始之前已交到了免費午餐基金會。 4月2日,志愿者陳惠雄個人又捐出了1萬元,并將這筆善款交到了鄧飛手中。 陳惠雄告訴記者,他十幾年前就開始做公益,他覺得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,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。 作為康寶萊的志愿者,陳惠雄非常認同深耕兒童公益的理念。2012年,他曾經和朋友一起在自己的家鄉河南洛陽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,他希望以后能以自己的名義再捐建一所希望小學,因為“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”。 他認為,即使再有錢,人在百年之后,能讓別人記得住的絕不是有多少豪車、豪宅,最終讓子孫后代銘記的就是自己在公益事業上的付出。 |